关于本书:
女孩进入青春期,往往会变得喜怒无常、冲动叛逆,面对这些转变,家长和老师可能会担忧、无奈、不知所措。如何在这个人生的关键时期给女孩正确的指导,帮助她们顺利走向成年呢?
《少女成长指南》(Untangled)根据几十年的辅导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,揭示了女孩青春期的7个明显而又再正常不过的成长阶段,包括注重隐私、关注社交、挑战权威等等。这本书让父母了解青春期女孩的心理和行为变化,学习哪些问题需要注意,以及如何在合适的时候给她们指引与支持。
关于作者:
丽莎·达穆尔,临床心理学家,劳雷尔学校的女孩研究中心主任,舒伯特儿童研究中心合伙人,她的工作主要是改善青少年和父母之间的关系。
本书金句:
1.女孩在主动追求独处时间的同时,实际上也是在为成年后的独立做准备。
2.青少年往往会把社交圈看得更重要,希望获得同龄人的认可和支持。
3.抽象思维的发展意味着童年时代的结束。
4.强烈的情绪波动其实是青春期的大脑变化的结果。
5.想让女儿获得一段健康的恋情,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她好好聊聊对感情的看法。
小节标题:
1. 为什么要听这本书?了解女孩成长的必经阶段
2. 女孩会更注重隐私,甚至有些喜怒无常
3. 她会更看重社交圈,可能过分关注人气
4. 孩子遭遇社交冲突时,家长应该正确引导
5. 她会变得非常情绪化,但可以利用情绪做出更明智的决策
6. 她会开始挑战权威,这意味着抽象思维和独立能力正在显现
7. 她会犯错,也会尝到过激行为带来的后果
8. 她会开始恋爱,家长应该及时跟孩子讨论浪漫关系
9. 她会学着照顾自己,饮食和睡眠至关重要
内容:
1.为什么要听这本书?了解女孩成长的必经阶段
很多人都说,女儿是爹妈的小棉袄、掌中宝,可是,再乖巧再可爱的小女孩,都会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,这时候,怎么教育她,怎么和她相处,就有太多棘手问题摆在女孩的父母面前了。
是不是有很多父母会遭遇以下困惑呢?比如:“我每次跟上初中的女儿讲道理,她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,还对我翻白眼,我该怎么办呢?”比如,“最近给女儿买了手机,但我担心她收到一些不好的信息,我该不该翻她的手机呢?”还有,“我女儿正上初三,可她总是说要保持身材,这也不吃那也不吃,我要怎么劝她呢?”再比如,“我女儿才上初一啊,最近好像谈恋爱了,我想跟她谈谈怎么跟男孩子相处的问题,又不知道怎么开口问……”
相信这是每一个养育女孩的家庭都会遭遇的问题。每个女孩在进入青春期,走向成年的过程中,都会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,这可能会让她们变得更加情绪化、更加叛逆、更加困惑,此时的她们虽然特别向往独立,但也恰恰是最需要家长指导和帮助的时候,不过在这个过程中,又很容易出现矛盾。不少家长也在为此头疼,问题是,怎么办呢?
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本国外畅销新书,书名翻译过来叫做“少女成长指南”,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儿童心理学专家,她的工作就是帮助女孩和父母之间建立更和谐的关系。在这本书里,她会带我们走进女孩成年过程中的七个重要的过渡阶段,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女儿,让她的成长过程更加顺利,也让自己和女儿共同成长。
相信听完这本书,大家至少会明白下面几个问题:
第一,为什么说挑战权威可能对十几岁的女孩有好处呢?
第二,为什么有些女孩子喜欢加入小团体呢?
第三,如何巧妙地跟女儿谈论恋爱的话题呢?
2.女孩会更注重隐私,甚至有些喜怒无常
有女儿的父母可能多多少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,原本喜欢粘着自己、什么都跟自己说的女儿,长到十来岁的时候,突然开始变得喜欢独处了,经常待在房间里不出来,跟家长的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。
很多父母一发现这种变化,可能就非常着急,心想孩子是不是出什么问题了。实际上,家长们不用太过惊慌,这本书的作者认为,女孩从儿童迈向成年的过程中,会经历七个主要阶段,而喜欢独处其实就是第一个阶段的表现。
第一个阶段通常出现在女孩11岁左右,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渴望个人隐私和个人空间。女孩在主动追求独处时间的同时,实际上也是在为成年后的独立做准备。我们可以把孩子成年的过程比作学骑单车,家里的私人空间就好像儿童单车上的辅助轮,能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探索独立,所以父母们大可不必担心。
在变得更加独立的同时,女孩往往也会变得喜怒无常,经常发脾气。女儿会对父母说一些刻薄的话,甚至会批评父母的外貌或者穿衣打扮。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?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女儿,她的话伤到了自己,让她知道说话要考虑后果。
面对态度越来越冷淡的少女,家长还是有办法可以跟她们保持接触的。具体怎么做呢?不妨多安排一些家人共处的机会,比如一起吃晚饭,聊聊天,或者坐在一起看看电视、电影。
研究发现,全家人经常一起吃饭,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,对他们在学校的成绩也大有帮助。哪怕只有父母一方陪孩子吃饭,这样的好处依然存在。就算孩子明确表示不喜欢父母,跟父母共处的过程也能带来好处。
3.她会更看重社交圈,可能过分关注人气
随着女孩子跟父母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,除了留出更多的时间独处以外,花在朋友身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,这就是女孩青春期的第二个阶段——看重朋友圈子。想和同龄人打成一片,建立自己的社交圈,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的自然阶段,不过家长要留意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弊端。
我们先来说说好的一面,成为某个社交圈子中的一员,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,学习重要的社交技巧,学会如何处理矛盾和纠纷。
不过,跟成年人相比,青少年往往会把社交圈看得更重要,希望获得同龄人的认可和支持。另外,在青春期,孩子大脑中负责情绪和社交的部位,也比参与认知的部位要活跃得多。这就导致女孩子很在意自己在社交圈里是不是受欢迎,还会担心自己不够合群。
作为父母或者老师,该如何帮女孩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呢?可以引导她们变得既友善又强大。
研究发现,青春期的女孩可以分为三类:第一类,既友善也惹人喜爱,但不算特别受欢迎;第二类女孩非常出名,她们社交能力强,但往往因为太刻薄、势利眼、盛气凌人而被人讨厌;还有就是比较少见的第三类,她们既友善又受欢迎,还能坚持自己的立场。别说是青春期的孩子了,就连成年人也很难达到这种平衡的状态。
所以,不妨早点跟女孩讨论有关圈子和人气的话题,鼓励她们去追求这种平衡。这样一来,她们就会明白,如果依靠欺负人来获得名气,往往还会招来人们的厌恶。
4.孩子遭遇社交冲突时,家长应该正确引导
当女孩子为了获得接纳和社会地位而加入某个社交圈的时候,很容易交上“假朋友”。在小团体里,成员们难免性格不合,从而发展出一种表面上是朋友,背地里是敌人的复杂关系。
如果女儿最近经常抱怨某个朋友,家长可能就要留意了。刚开始,她们之间可能只会发生一些普通的争论,但很容易就会上升到情绪失控的地步。一般来说,青少年处理愤怒情绪的能力都不强,很多时候做不到温和地化解冲突,而是采取两种极端,要么任人欺负,要么做出出格的事情。
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?父母一定要明确立场。首先,承认孩子的愤怒情绪,可以跟他们说:“我明白这个朋友为什么让你生气,但是做伤害对方的事并不是正确的解决办法,情绪可以让你在做决定的时候作为参考,但决不能让情绪控制你的行为。”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帮孩子培养成熟而理性的决策技巧,同时会让她们明白,真正的朋友应该对彼此友善。
不过,父母不能总是跟孩子平起平坐以朋友的身份相处,必要的时候,也要敢于唱黑脸,拿出自己一家之长的身份。为什么呢?假如父母不够有权威,不仅会失去女儿的尊重,在女儿想拒绝一些社交活动时,也没办法拿父母会惩罚作借口。
比方说,一个女孩的朋友们叫她去参加一个聚会,但她觉得发起聚会的人不是什么好人,去了不太安全。她可能就找借口说,“我不能去,我爸妈会骂我。”但假如她的朋友们知道她的父母一向对她管得不严,平时抽烟喝酒什么的也不管不问,那她这个借口就没人会信。所以,父母的威严,有时候也是让孩子免于社交冲突的防护墙。
5.她会变得非常情绪化,但可以利用情绪做出更明智的决策
做父母的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:十几分钟前还跟女儿有说有笑地吃饭,一转身,她发现自己最喜欢的牛仔裤还没洗好,跟朋友去逛街的时候没法穿,马上就对你暴跳如雷。这时候,女孩实际上进入了青春期的第三个阶段,变得特别情绪化。
家长可能会觉得这时候的孩子有点不可理喻,不过,这些强烈的情绪波动其实是青春期的大脑变化造成的。首先,大脑边缘系统的下部会发生变化,这个部分负责处理我们最原始也更情绪化的行为。接着,边缘系统的上部和额叶开始变化,这部分大脑帮助我们反思和平静,问题是,这个阶段的变化只有到成年以后才会完成,因此在那之前,我们很容易出现情绪爆发,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明显。
青春期的孩子不仅容易情绪激动,对别人的情绪也更加敏感。有这样一个实验,研究人员给儿童、青少年以及成年人看带有各种情绪的脸,比如快乐、悲伤、平静,然后观察他们的大脑活动。结果发现,在看到难过的表情时,青少年会比儿童和成年人更加痛苦,他们看到快乐的表情也会更加兴奋。
那么,如何避免孩子因为情绪失控做出过激行为呢?很重要的一点,是让他们知道如何利用情绪做出更好的决策。首先,让孩子明白,悲伤、恼火、气愤之类的负面情绪很正常,也很有用,它们能让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,以及如何去应对。
如果女儿因为同学没有请她去生日聚会而觉得失望或生气,你可以鼓励她进一步分析这些情绪,告诉她,“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,但你为什么生气呢?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?”这样一来,她就能学会先思考再行动,做出更明智的决定。
6.她会开始挑战权威,这意味着抽象思维和独立能力正在显现
如果有一天你发现,女儿突然把头发染成了金色,或者当着你的面说脏话,这说明,她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第四个阶段,开始挑战权威了。
别担心,这也是成长的自然阶段,跟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有关。瑞士心理学家让·皮亚杰认为,抽象思维的发展意味着童年时代的结束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在具备抽象思维能力以前,孩子们只能根据亲身经历进行思考。要是问一个9岁的女孩子,为什么有人会把背包从行驶的火车上扔出去呢?估计她会一脸迷茫,因为对她来说,要解释一件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,实在太难了。相反,换做是一个13岁的女孩子,就已经具备了抽象思考的能力,她能想象出这样的场景,分析出几个合理的解释。
在抽象思维能力增强的同时,孩子们还会意识到,大人定下的规矩有些可能有问题,比如自相矛盾,甚至是言不由衷。女儿可能会问父母一些犀利的问题,比如,“既然你说抽烟不好,那你为什么还抽?”这时,大人可能会无言以对。
一旦孩子们开始注意到周围这些自相矛盾的地方,就会开始反抗。不过一般情况下,他们并不会做出什么真正出格的行为,最多也就是翻翻白眼、说话带刺、衣着夸张,总体来说还是守规矩的,家长可以不用太过在意,这也是孩子走向独立的自然过程。不过,如果发现女儿行为粗鲁,就应该马上提出来,问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,比如告诉她:“我不喜欢你说话的语气,但是我愿意听听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。”
每个人都有表达不同观点的权利,家长应该通过提出问题,让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,从而培养他们用文明的方式独立思考和沟通。面对女儿的叛逆行为,千万不要打击她表达独立的方式,而是要把握公平、坚决和友好这三个原则。
7.她会犯错,也会尝到过激行为带来的后果
都说年少轻狂,谁没在年轻的时候犯过错呢?孩子犯错有可能是出于同龄人的压力,也有可能是为了追求刺激,这就引出了向成年转变的第五个阶段:做出过激的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代价。
过激的行为是青少年表达独立的一种方式,不过话说回来,父母有责任防止他们做出可能对未来造成伤害的行为。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,这就意味着要让女儿了解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对私人信息的过度分享,比如醉酒时的照片、裸体的自拍等等。
要防止孩子在网上做出可能让自己后悔的行为,禁止她们上网不是办法,可以换个方式,提醒她们有些东西一旦传到网上就很难彻底删除,一次冲动而犯下的错误,也许会给她们以后的生活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,这些黑历史可能会让申请大学、找工作、找对象等等事情困难重重。
要是女儿觉得她比你更懂网络,用不着你管,怎么办呢?可以请跟她年纪相仿的表亲或者好友来帮你提醒她,这样也许更有说服力。
除了上网,家长和孩子还有一个地方容易产生矛盾,那就是学业。没有哪个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成绩优异,但逼得太紧可能会适得其反,再聪明的孩子也可能会厌学,因此千万别让他们自毁前程。
不过家长也别太好说话,如果孩子成绩一直不好,很有可能是因为女儿把过多的精力花在了社交上,而忽略了学习。这时候怎么办呢?可以跟她约法三章,如果成绩不能提高,那就只能限制她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了。另外,还可以跟她一起分析好好学习的重要性,让她意识到学业对成年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。
8.她会开始恋爱,家长应该及时跟孩子讨论浪漫关系
读小学时候,对小女孩来说,男孩子只不过是一群烦人精罢了。可是转眼几年过去,女孩子们纷纷开始有了心仪的对象,甚至开始约会了,这就是迈向成年的第六个阶段。
对父母来说,这段时期真是战战兢兢,特别特别害怕女儿受到伤害,不过担心归担心,最重要的任务是跟女儿一起弄清楚,她在恋爱中想要什么、不想要什么。一般来说,女孩子在3岁左右就开始注意到父母之间的特殊关系了,等到10岁的时候,她可能对这种浪漫的关系渴望已久。
想让女儿获得一段健康的感情,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她好好聊聊。首先,可以问问她关于感情的看法,比如说“要是女孩想跟喜欢的男孩约会,她怎么做才能让对方知道呢?”或者“假如一个你不喜欢的人想约你,你会怎么做呢?”
假如缺少这些对话,女孩子很容易就会忘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只会随大流,追求那些社会希望她们追求的东西。现在的杂志、电视和网络上,随处可见将女性物化、商品化的行为,这会让女孩们觉得自己的穿衣打扮、言行举止就该像这样。同样道理,她们的恋爱关系也会受到主流媒体文化的影响。
不过,如果能跟女儿好好谈一谈,就能帮她理解这些形象从何而来,让她明白这些形象有时候并不真实。另外,还应该让女儿知道,完全可以拒绝男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,比如要她发裸照。
9.她会学着照顾自己,饮食和睡眠至关重要
经过了情绪波动和叛逆行为,女孩走向成年的第七个阶段也是最后一步,就是学会照顾自己,这意味着了解如何过上安全、健康的生活,并学习相应的技能。
首先要谈谈两个至关重要又容易被忽略的话题:健康的饮食和睡眠。父母当然不希望女儿超重或者营养不良,毕竟这些都不利于她们的健康,但年轻女孩都很在意身材,对吃的话题比较敏感,家长也不会过问太多。
然而,青少年出现饮食障碍的风险非常高,而饮食障碍又是所有精神障碍中死亡率最高的。所以,要让女孩子明白健康饮食的重要性,不要苛刻地限制自己吃什么不吃什么,而是倾听身体的感受,还有就是,适当运动和吃得健康同样重要。
健康生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睡眠,通常来说,青少年每晚应该保证9小时的睡眠。怎样才能睡得好呢?这本书的作者给出了两个不错的小建议:第一,不要把床当作沙发或者桌子用,别在上面看电视、玩手机、做作业,只用来睡觉;第二,睡前至少30分钟不玩手机和电脑,因为电子屏幕发出的光线会扰乱睡眠周期。
此外,别忘了跟女儿聊聊酒精和毒品的危害,就算她再不爱听,也要让她在独立走向社会之前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。虽然酗酒和嗑药对任何年龄层的人来说都不是好事,但它对正在发育中的青少年危害尤其大。年纪轻轻就滥用酒精或者毒品,可能会导致终身成瘾,还会损伤学习和记忆能力。
最后,父母应该让女儿知道,人生在世难免犯错,在她需要支持的时候,父母永远是她坚强的后盾。这样一来,即使犯了错,女儿在关键时刻也愿意向父母寻求帮助。
总而言之,虽然每个女孩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,但在走出童年,走向成年的过程中,所有女孩都会经历相似的七个重要阶段。不论是对父母还是孩子来说,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矛盾和挑战,从追求独立、社交需求,到挑战权威、叛逆行为,再到恋爱关系、照顾自己,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都在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。作为家长和老师,通过了解女孩的经历和想法,帮助她们做出更好的选择,相信她们的成年之路会更加顺利,成年后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。
好了,《少女成年指南》这本书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。你对青春期女孩的教育有什么理解和看法呢?欢迎留言讨论。